近日,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樵舍第二小学,这所地处乡镇、资源有限的学校,以其蓬勃发展的社团教育,成为乡村教育的璀璨新星,走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多元发展之路。
曾几何时,樵舍第二小学面临着硬件设施匮乏和师资力量不足的双重困境。学校既没有宽敞的运动场地,也缺少先进的教学设备;专业教师数量有限,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困难重重。然而,学校并未被困境所阻碍,反而以此为契机,开启了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探索征程。
在体育教育方面,学校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。尽管场地有限,但仍精心规划出篮球、羽毛球训练区,铺设简易塑胶跑道,并购置基础训练器材。针对师资短缺问题,体育教师主动参加线上线下培训提升教学水平,学校还聘请体育专业人才担任教练。同时,学校制定了完善的社团活动评分标准及奖励办法,从基本参与、比赛表现、技能提升等多方面进行积分,学期末依据积分给予学生奖励。
此外,学校定期举办篮球、田径、乒乓球和羽毛球社团内部对抗赛。赛前筹备细致,人员分工明确,物资准备充分,比赛规则科学合理且贴合学校实际;高度重视安全保障,确保活动顺利开展;活动结束后,积极收集师生意见,不断优化后续活动。
这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在2025年4月19日WSE田径公开赛南昌站中,该校学生表现出色,李晓语在女子短跑100米决赛中斩获银牌,李小龙在男子短跑60米比赛中收获铜牌。回顾过往,戴智莹曾在女子短跑100米和60米均获银牌,邓萌在女子100米赛跑中夺得铜牌,一系列成绩见证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成功。
体育社团的蓬勃发展只是学校社团建设的一个缩影。在剪纸社团,学生们用灵巧的双手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;泥塑社团里,同学们将陶土变成充满创意的艺术品;阅读社团中,书香四溢,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收获成长;英语社团内,学生们积极交流,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。各个社团相互促进,共同发展,形成了多元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从困境中崛起,樵舍第二小学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,打造出特色社团体系,成为乡村教育的榜样。它如同一束光,照亮了乡村学子前行的道路,也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引领着乡村教育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