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我省各地各部门按照有关定点帮扶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部署,结合实际,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,大力加强对定点扶贫对象扶持力度,取得了巨大成效,一批贫困村先后脱贫。
但是,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随着工业化、城镇化的加速推进,许多农村青年纷纷跳出农门,外出务工,一些地区农村党组织干部队伍呈现老化现象,贫困村“两委”班子普遍老化弱化。
另一方面,一些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回城,机关、企事业单位选派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也将陆续撤离。那么,如何防止定点扶贫的对象返贫?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撤离后谁来接棒?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,这些问题都是亟须面对的现实问题。
令人欣慰的是,有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。如草坪村第一书记张敏对此就做了充分的准备。
“贫困群众既是扶贫直接受益者,也是实施主体人,给钱给物给资源,还要给理念与思想,这才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。”张敏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他在草坪村努力培育谢洪辉、邓魁等一批懂经营、善管理、思想开放、艰苦创业的种植养殖大户和营销大户,激发扶贫对象的内在动力,助力他们完成摆脱贫困的梦想,激发贫困群众自发、自愿、自觉的致富愿望。用贫困群众身边的典型教育人、说服人、引导人,起到了“点亮一盏灯,照亮一大片”的作用。(洪怀峰 汤 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