砥砺奋进谱新篇 风正扬帆再起航

发布时间:2017-11-29

 

 

洪城大市场联合工会成立

“尊法守法 携手筑梦”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行动走进中建三局天集·西站明珠一期项目

湾里区总工会在项目建设工地宣传发展农民工入会

为奋战在南昌地铁建设一线的农民工妻子送上慰问品


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,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号角。即将到来的2018年,市总工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,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正确的前进方向,着眼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,不断创新组织体制、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,全面提高工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,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打造富裕美丽幸福江西“南昌样板”而努力奋斗。

大力推进本级机构改革

市总工会将优化本级机关设置。比照省总工会机构设置,按照面向基层、突出主业、运转高效的原则,推动机关扁平化管理,对市总工会的机构设置和职能进行改革调整,整合基层组建部和民主管理部为基层工作部,增设产业和直属基层工会工作部,调整保障工作部为保障服务部、法工部为权益维护部,改革后,市总工会机关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总体不变。

市总工会将优化下属单位设置。按照政事分开、政企分开、管办分离的原则,推动下属事业单位改革。健全市职工科技大学职工技能培训和工会干部教育职能;做强做优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,为职工提供便捷的服务平台;做大做强市工人文化宫,打造各类职工文艺社团,逐步恢复其公益性职能;为创新做好“互联网+工会”工作,拟撤并机关后勤服务中心,组建工会网络信息宣教中心,加强网上工会建设。

市总工会将优化资产经营管理体制。按照“工会统一所有,分级监督管理,单位占有使用”的原则,建立权利、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监督管理体制。完善市总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,将市总工会机关事业单位经营资产统归市总工会资产经营部经营,将资产监管职能划归财务部,所属事业单位的各项开支由财务资产监管部统一核拨,实现资产经营收支两条线,确保工会资产保值增值。

大力做强工会工作载体

要适应新时期职工群众需求,就必须做强工会工作载体。市总工会将通过打造“线上”与“线下”两个服务平台来实现“工会跟着职工走、服务跟着需求走”的目标。

市总工会将打造线上“互联网+工会”工作平台,超前谋划,加快推进,在全市工会系统建设“一站、一端、一微”,即:综合性网站、APP手机客户端、微信平台,为职工提供网上法律咨询、就业信息查询、会员管理等多项服务。

市总工会将打造线下全市职工服务大厅工作平台,建设新的职工服务中心大楼,做大做强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,把机关部室具体服务职工事宜转由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承办,设立职工困难帮扶、就业指导、普惠服务(职工卡)、劳动关系协调(信访接待、劳动争议调解、法律援助和法律宣传)、法人资格登记、女职工服务、农民工服务、劳动模范管理服务、互助保障等专窗,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
“‘线下’的服务在‘线上’得到体现,‘线上’的服务通过‘线下’来实现。”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市总工会将通过“线上”与“线下”的互动,真正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、服务时间全天候。

大力丰富工会服务内容

市总工会将通过优化职工精神文化、维权维稳、创新创业的服务,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,把“娘家人”称号做得更加名副其实。

优化精神文化方面的服务。市总工会将依托工会服务阵地大力开展职工文艺汇演、工人运动会等活动,大力培育一批职工文化业余骨干队伍,推出一批职工文化艺术品牌,打造一批职工文化艺术精品,营造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精神纳入对职工的教育体系,引导职工积极参与道德实践,切实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意识。建立健全职工文化建设激励机制,及时总结、加强交流职工文化建设工作,选树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先进典型,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,使优秀的文化能人获得奖励,使优秀的职工文化品牌广为传送,真正形成出文化人才、出文化精品的良好氛围。

优化维权维稳方面的服务。市总工会将健全职代会、厂务公开、职工董事、监事等制度,切实保障职工民主权利。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,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,认真落实劳动者有关保护规定。推进“三师一室”“爱心驿站”建设,到2018年6月前,全市要建成35家“爱心驿站”。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站作用,健全法律援助队伍,探索与法院设立“劳动争议诉调工作室”与巡回审判点,通过妥善处理每一宗劳资纠纷个案和群体事件,让广大职工真切感到工会组织“看得见、信得过、靠得住”。

优化创新创业方面的服务。市总工会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,突出区域特色、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,坚持以创新为导向,提高劳动竞赛技术含量、质量水平和职工参与率、受益面,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干事创业的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造性。培育一批职工创客空间示范基地和工友创业基地,为离岗职工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提供配套服务。创建一批劳模创新工作室,推选出更多的“洪城工匠”“赣鄱工匠”。

大力创新工会工作方法

坚持围绕中心,进一步坚定正确发展方向。市总工会始终把握市委、市政府工作主线,围绕打造富裕美丽幸福江西“南昌样板”,着力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产业工人队伍,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,在引领职工建功立业上有新作为。围绕“美丽南昌·幸福家园”环境综合整治,发挥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,把工会工作和各项服务延伸到职工生活社区和八小时以外,充分发挥工会和广大职工群众在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的主力军作用。

坚持党建带工建,进一步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。市总工会扎实开展“建家·强家·暖家”专项工作,依托党组织开展行动,做到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工会,推动工会组织向工业园区、社区、村及“两新”组织延伸,加强重点指导,通过社区联合工会、楼宇联合工会、小微企业、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等形式,组建具有南昌特色的基层工会组织,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,不断提升工会组织服务能力,真正让基层工会实起来、活起来、强起来。

坚持改革创新,进一步厚实工会活动阵地。市总工会进一步加强职工活动阵地建设,各县区、开发区(产业园区)工会普遍建立职工活动场所,乡镇街道实现职工俱乐部全覆盖,有条件的村和社区要加快建立职工俱乐部,推动建立全市职工活动场所网络管理服务系统,形成四级联动阵地。

坚持开放思维,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。市总工会建立健全符合职工生物钟的服务机制,探索建立上门服务制度、弹性工作制、错时工作制、AB岗工作制、志愿者服务等,根据职工的生物钟来安排服务的时间表。探索和实践工会购买社会服务,打破工会工作行政化、内循环的运作模式,加强与书协、画协、登山协会等社会组织合作,整合社会资源,制定工会工作清单和服务职工项目清单,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提升服务职工专业化水平,延长工作手臂,齐心协力把服务搞好。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